笔趣阁 > 奇幻小说 > 刺客纪魂 > 第一百八十四章:大明舰队远洋之举

  大明舰队两百余艘舰船近两万大军,精兵强将无数,而马羽和陶家兄弟即便实力再强,也不过区区三人而已,是以马羽心知肚明三保所谓“心中更有底气”云云,不过是客气之言,因此他也没有接茬,只是淡淡一笑便转开了话题:

  “我看舰队的行进方向由向南而行,转为了向东南方向进发,似乎并非是舰队一开始的预定行程?这是要去哪?”

  三保虽然心知马羽潜入舰队之中,但这些天以来这还是他们头一次私下相见,关于舰队的行程问题并未来得及与马羽细说,因此他当即端正了脸色,伸手指指头上的甲板,正正经经地向马羽解释道:

  “此番舰队出使西洋,既定的行程,大体说来乃是先一路南下,抵达福州太平港进行船员修整、物资采办,并向尚未知晓大明舰队出使西洋的百姓们,宣扬舰队此番下西洋的目的,以此提振民心士气;自太平港离岸后正式开赴西洋,先抵达南洋的占城国进行国事访问,继而拜访南洋诸国,宣扬大明之国威,而后大明舰队将从马六甲海峡向西进发,再造访西洋各国。”

  “只是如今马六甲海峡被西海霸王所掌控,大明舰队若想穿越马六甲海峡,恐怕还得看西海霸王的脸色,因此大明舰队此番南下,还有着清剿海盗的重任,务必要将西海霸王的势力扼杀于西海,否则坐视其日渐壮大,来日必成大明之祸患!”

  实际上,三保此番出使西洋,除去国事访问、宣扬大明国威、清剿海盗等任务之外,还有一项永乐皇帝亲自交代给他的要务,他没有向马羽言说,只是自己埋藏于心,那便是寻找皇太孙的踪迹。

  当初燕王以“靖难”为由兵犯都城,将皇宫攻破,而后宫城之内燃起熊熊大火,燕王在宫城中始终找寻不到皇太孙的踪迹,只在大火的灰烬之下找到几具被烧焦的尸体,虽然有不少宫中的太监、宫女都指认尸体之中便有皇太孙的尸体,可燕王始终将信将疑。

  当燕王继位为帝后,坊间慢慢地开始有一条流言愈演愈烈,那便是皇太孙当初并没有死在宫城的大火之中,反而是隐姓埋名,一路南下逃亡、流亡海外,始终在密谋着重新夺回自己的皇帝之位。

  这让心中本就对皇太孙之死有所猜疑的燕王,更是怀疑起这条流言的真实性来,因而在三保紧张准备着改造大船、出使西洋的战备工作之时,燕王密诏三保,令其此番出使西洋,一定要密切留意皇太孙的踪迹。

  若是证实那则流言为假,那自然是万事大吉。可若是流言为真,定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只是这毕竟是皇家间的斗争,马羽又与燕王彼此生隙,这个中缘由自然是不便告知马羽,是以三保只当做不知道这一回事,隐而不发,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引导向为何舰队会突然偏航一事上:

  “先时我与焦玉大人一同改良大船与火炮,焦玉大人颇为上心,在改良火铳火炮一事上思如泉涌,前前后后创造出许多别出心裁的新式火器来。只不过因是时间有限,这些火器被创造出来后,却并未经过实战检验,就连焦玉大人自己,也不清楚这些火器究竟威力几何?”

  “是以,在起航之前,焦玉大人特意叮嘱我,在与西海霸王决一死战之前,最好是找些软柿子来试一试火器的威力,以免将来对阵西海霸王之时落入下风。”

  焦玉此时并不在舰队之中,他身为内陆人不谙水性、在船上又总会因为适应不了海浪的颠簸而晕头转向、头晕目眩,当初改造大船之时就吃尽了苦头,常常在船上吐得天昏地暗、精神萎靡,改造大船这段时间里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因此即便焦玉迫切地想亲眼看看由他改造出来的大船,在海上是何等威风,由他改造出来的火枪火炮是如何威力惊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恐怕是吃不消海上的颠簸,即便心中再怎么遗憾,焦玉也只得无奈放弃,并未跟随大明舰队出使西海,而是和寻常百姓一道在岸上目送舰队南下。

  “哦?这么说来,莫非现在舰队转变航向,是因为找到所谓的‘软柿子’了?”

  “正是!”三保轻笑着点点头,信步走到船舱边,从小小的舷窗向外望去,只见海上浪涛阵阵、海风徐徐,正午阳光挥洒在海面上,被浪涛揉碎,化作零散的金光粼粼,既像是黄金遍撒海面,又如同漫天繁星,此等绝美之景在中原大陆可是甚少能见。

  看着眼前美丽而又熟悉的景象,三保脸上笑意渐消,转换成追思之情,脑海中浮现出儿时在海边渔村生活时,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美好童年时光,那时的他便能时常看到这般美好的景色。

  可随着海盗的日渐起势,在东海肆无忌惮地残害百姓,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就此戛然而止,脑海中儿时的美好画面转变为昔日海盗入村,他的姐姐为了保全住整村人的安危,甘愿牺牲自己跟随海盗出海,而自己却是全然束手无策的惨痛回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三保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就此戛然而止,年岁尚小的他几乎是一夜成长成熟,也正是从那时起,三保暗自在心中狠下决心,来日若是有机会,定要将所有为祸大海、残害百姓的海盗们尽数驱逐。

  如今数十载时光从指尖倏忽而过,曾经的黄口稚子如今已是仪态强健的雄伟青年,终于是听从皇上的号令,率领大明舰队出使西洋,儿时的夙愿如今终于有机会得以实现,三保表面上虽然始终沉稳有度,可他内心的期待与激动,又有谁能知晓?

  他深深吸了口气回过神来,先是朝马羽等人满是歉意地笑笑,接着朗声道:

  “不知大人可曾知晓?东海之上曾有一伙恶盗,贼首名为沙胡,此人乃是西海霸王的手下,听从西海霸王号令坐镇东海、发展海盗势力;此人倒也算有些本事,手底下势力强盛之时,堪称是这东海一霸,残害百姓、冷血无情,恶名昭彰得几乎到了能够止婴孩啼哭的地步。”

  “只不过前些年因野心太大,得到《马可轴卷》这等宝物却瞒而不报,试图利用卷轴扩大自己的势力,结果引得四方势力于东海激战,致使《马可轴卷》最终落于神秘刺客之手,而沙胡也因此触怒了西海霸王,被擒回西海受罚去了。”

  “而他残留在东海的势力虽被歼灭大半,但仍有不少残留的海盗以沙胡先前的据点为大本营,继续在海上行凶作恶、胡作非为,我等此行可先去将这伙海盗剿灭,一来能够展现大明荡清海面的决心、给西海霸王一个震慑;二来让东海深受海盗所害的百姓们能够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来,也正好试一试改良后各类火器的威力,正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件大事发生之时,三保正跟随在燕王的身边,虽对此事有所耳闻,但其中细节却并不明了。

  反倒是马羽身后的小陶白听闻此言,脸上登时变得有些古怪,一副想笑而又不好意思的模样,他们怎会不知道此事呢?他们便是那四方势力之中的一伙啊,夺得《马可轴卷》的神秘刺客,岂不正是三保面前的马羽吗?

  而马羽却是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他微皱着眉头沉思半晌,口中低声喃喃着道:“三保……三保?”

  接着他的脸色倏然一亮,抬眼望向面前的三保,在他疑惑的目光中试探着问道:“三保?你的家乡可是温陵港的小渔村?家中有个姐姐名为流儿?”

  三保脸上瞬间出现茫然的神色,他从未跟马羽交流过自己的往事,自己的身世更是鲜少有人知晓,眼前的马羽又是如何得知的?

  可他也是聪明之人,见此情形,再结合马羽的刺客身份,脑海中猛地灵光一闪,有些失声似的问道:“你……大人!大人莫非就是……那位夺走《马可轴卷》的神秘刺客?和流儿姐一同抵御强敌的那名刺客?!”

  马羽的脸上绽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他伸手轻抚一下自己下颚的须髯,整个人不禁竟有些放松下来。

  没想到三保竟真是流儿以前提到过的那位亲弟弟,难怪以前总觉得三保之名很是耳熟呢。

  说起来,马羽虽然很是欣赏三保,觉得他是个忠义果勇之人,是个不可多得豪杰,但毕竟他是燕王的属臣,而马羽又与燕王之间有些过节,是以马羽始终对三保怀有戒备之心,对三保的态度是若即若离,既不亲近也不疏离。

  可如今认出三保乃是故人之弟的缘故,这种戒备之心顿时荡然无存,反倒凭空升起几分亲近之感来。

  三保同样是有这种感觉,当初流儿从东海回到渔村,与三保多有书信来往,对于马羽此人评价甚高,字里行间的感激之情,几乎是跃于纸上,因此三保虽不知马羽之名、也从未见过马羽,可受流儿姐的影响,他对马羽同样很有好感。

  若是没有马羽,流儿还要在东海沙胡手下潜伏多久、沙胡还要残害多少乡亲父老,犹未可知,说马羽是三保的恩人也不为过。

  刚才大明舰队起航时如此重要、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三保都能够保持沉稳淡定,可如今认出马羽的身份,他竟是激动得脸色涨红,心潮澎湃之下,他在陶家兄弟惊讶的目光中“噗通”一声就欲单膝跪在船舱中,猛地向马羽纳头一拜:

  “大人救回流儿姐、将沙胡恶贼从东海赶走,让父老乡亲们不必再受沙胡恶贼所害,对我、流儿姐、还有全村父老乡亲们的大恩大德,三保没齿难忘!三保无以为报,还请大人受我一拜。”

  马羽等人真没料到三保会有此举,皆是大惊,马羽眼疾手快,立即伸手抓住三保的臂膀,没让他真的跪下去,同时口中急急低声道:“三保大人不必多礼,你为皇帝亲命的正使,你这一拜,我可受不起!”

  可守卫在门外的护卫还是听到屋内的动静,推开船舱门就往里看,三保贵为皇上亲命的舰队正使,身份尊贵,若是让护卫们看到这副场景,恐怕会使三保威严扫地。

  陶家兄弟二人也是反应迅速,立即一左一右拦在门前,阻挡住护卫们的视线,同时三保也从心神激荡中平复过来,借着马羽的搀扶顺势站直身子,他朝门外护卫摆了摆手:“守在门外,谁也不许进来。”

  护卫们领命退开,关上屋门,马羽这才松了口气,放缓语气道:“我对你们有什么恩德云云,我实在当之有愧,流儿如今仍踪迹不清、生死不明;渔村的父老乡亲们也因海盗的报复而被迫迁徙,我什么也没有为你们做到啊?又如何担得起你们的感激呢?”

  三保拽住马羽的臂膀不放,闻言登时摇摇头,自有一番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