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84章 历史的车轮(五)

  “爱尔兰的那家瑞安航空?”李国维重复了一句。【】

  “一年之前,我在通用工作时倒是听说这家爱尔兰公司曾找到了波音头上,询问波音有没有继续开发50座级支线客机的计划。”李国维摊了摊双手。

  “哦,他们找上我们之前居然还找过波音?”梁远兴趣大气,好奇的问道。

  在整个八十年代,下一代先进支线客机的发展前景恍如迷雾一般混沌不清,一般来说两种看法在国际航空界占据了主流地位,一种是支线客机和干线客机的发展趋势一致,向着大和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50座级的喷气式支线才是支线客机发展的未来。

  沿着这两种思路深入下去就会得出两个结论,如果支线客机向着大和更大的方向发展,那么目前已经得到国际主流航空界认可的737或是a320窄体干线系列完全可以向下兼容,这样一来重新开发一种全新的支线客机平台看起来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而50座级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对于波音、空客甚至麦道这种庞然大物来说却是彻彻底底的鸡肋,与其投入资源搞这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小飞机还不如集中精力去搞事关自身企业竞争力的下一代窄体干线客机或者宽10长10风10文10学,.mb宇航所做的发展报告中显示,预计在一九九三年年底。cm100客机正式首飞之前,cmb宇航的固定资产投资至少为十亿美元。研发、管理、生产等人员开资逐年递增,年平均为三亿美元,这意味着m100项目上的整体投入高达二十二亿美元。

  如果按均价两千万美元一架cm系列客机计算,以航空产业类似芯片行业的利润率为参考,cmb宇航大致的盈亏平衡点在二百四十架左右。

  可以说单单指望瑞安航空的单子,cmb宇航日后的生存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考虑到瑞安航空统治了欧洲廉价航空市场后,对其他新成立的廉价航空公司所起到的领导示范作用,cm系列支线客机的销量翻上几倍也是正常无比的事情。

  事实上在没有梁远参合的那个位面,瑞安航空之所以最终选择波音737系列客机作为自己的营运机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全球廉价航空的开创者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影响。

  “李总可能不知道。在瑞安航空找上波音之前,最开始找的航空飞行器制造商就是mbb,在八六年,汉莎航空、瑞安航空都有意将旗下的螺旋桨式支线客机更新成喷气式支线客机,并扩建机队规模,当时两家的提出的意向订单就超过三十架。”

  “可以说cm100客机的起始计划mpc75项目最初立项的因由就是这个,当时mpc75项目的载客数只有五十人,完全是针对汉莎航空和瑞安航空的订单而去的,现在事情绕了整整三年,除了多出一家我们国家的联合航空之外,事情大致上又回到了原点。”梁远笑着说道。

  梁远之所以敢力排众议,带着远嘉一头扎进毫无根基的航空工业,就是抓准了日后风靡整个星球的廉价航空公司,在这个市场上专业的100座级以下的喷气式支线客机需求量单单在新世纪之前就超过六千架,步入新世纪之后更在短短的五年中爆发成一万架以上。

  更主要的是互为对手的空客和波音在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都把目光和精力集中在大和更大的巨型客机领域,这个超过30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在八十年代末没有任何有实力的老牌航空企业察觉。

  没有了汉莎航空充当crj100/200支线客机的起始用户,庞巴迪进军支线客机的信心肯定会受到打击,更别说梁远还指挥着商飞和庞巴迪一起竞争英国肖特飞机公司。

  先把庞巴迪伸进支线客机领域的触手砍掉,等巴西飞机公司于九五年启动erj145的研发计划,cm100系列客机早就成气候了。

  届时这块超过3000亿美元的市场将由cmb宇航独吞,那时远嘉利器在手以梁远的性子一番合纵连横搅和下去,就算不把波音和空客的腿打折也要在这两个巨无霸身上扒下一层皮来。(未完待续……)

  ...